【HUGEL百科全書】#13.皮內注射vs皮下注射vs肌肉注射vs靜脈注射,請告訴我有什麼不同!(定義、藥物吸收率、注意事項等)

 

好像似懂非懂,
模模糊糊又令人好奇的,
醫美專業用語的意思跟使用方法,
讓我精心摘錄核心資訊告訴您!

[🎓 HUGEL百科全書 🎓]
在醫院接受注射時,您是否想過為什麼有的注射在手臂,有的注射在臀部?
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什麼是注射療法,皮內注射、皮下注射、肌肉注射、靜脈注射,
以及每種注射的藥物吸收速度和術後護理方法。
那麼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!🙂

【定義】皮內注射、皮下注射、肌肉注射、靜脈注射有何不同?
注射劑依給藥途徑可分為皮內注射、皮下注射、肌肉注射、靜脈注射。這是因為注射方法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或藥物類型而改變。


#皮內注射
皮內注射是將少量液體注入真皮(表皮正下方的一層)的方法。針插入時幾乎與皮膚齊平。由於皮內區域血管較少,藥物吸收較慢,因此肉眼可見藥物反應,出現副作用的風險相對較低。主要用於皮膚反應測試和過敏測試。
皮內注射後,建議不要用力揉按注射部位,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藥物分散到組織或從拔針區域溢出。


#皮下注射
皮下注射是使用與皮膚平面傾斜45度的注射器將藥物注射到腹部、大腿、前臂等皮下脂肪層(真皮和肌肉之間)的注射方法。通常給藥後30分鐘內起作用,且不受消化液影響,因此可以使用被消化液破壞的藥物。代表性的皮下注射劑是胰島素注射劑,用於治療糖尿病。

根據藥物的種類,皮下注射後要區分何時按揉注射部位、何時不按揉。例如,注射肝素(一種凝血劑)和胰島素後不宜搓揉皮膚,因為肝素會造成出血和瘀傷,而胰島素吸收過快會造成低血糖。


#肌肉注射
肌肉注射是將藥物注射到肌肉的方法,通常是在臀部上部,與皮膚平面成90度角。肌肉層有豐富的微血管,因此藥物的作用在給藥後10分鐘左右就顯現出來。代表性的例子包括止痛藥、抗發炎疫苗和流感疫苗。

肌肉注射後,建議輕輕揉搓和按摩該部位。 這是因為藥物不會集中在肌肉的某個區域,很容易透過周圍的微血管吸收到體內。肌肉注射一般是安全的,但具有疼痛的特徵。輕微的疼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,但如果疼痛很嚴重,則應立即去醫院。


#靜脈注射
靜脈注射是最快、最有效的注射方法,因為它將藥物直接注射到血管中。它適合身體的“外周靜脈”,例如前臂或手背,或大的“中央靜脈”,例如鎖骨下。通常用於需要快速注射藥物的緊急情況或長期藥物治療期間。

靜脈注射後,必須按住注射部位至少1分鐘。這是因為注射針造成的孔需要大約 1 至 9 分鐘才能再次閉合。如果在注射部位堵塞之前沒有用力按壓或摩擦注射部位,血液可能會溢出並積聚在表皮和真皮之間,導致腫脹和瘀傷。

【總結】三行概要
注射的類型包括皮內注射到真皮、皮下注射到皮下脂肪層、肌肉注射到肌肉和靜脈注射到靜脈。
藥物吸收速度最快的順序為:靜脈注射→肌肉注射→皮下注射→皮內注射。
根據藥物種類和注射方法的不同,需要不同的後續照護。

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每種注射的特點以及術後護理方法。敬請期待並關注接下來的內容會帶來什麼樣的訊息😊 

資料來源1:基礎護理講義資料、KOCW大學公開課教育資料
資料來源2:首爾峨山醫院,「簡單易懂的醫學術語」皮下注射
資料來源 3:金京元,「注射抗生素時按壓,但注射胰島素時不要揉搓。」健康北韓新聞,2013年06期。
資料來源4:韓國醫療保健相關感染症學會,《預防注射感染請注意》,2018年6月27日。
資料來源5:Jeomhyeon Park,“肌肉注射後疼痛緩解按摩介入的效果”,2013.08。P1~3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